English

“拿来”的勇气

快语
2001-02-15 来源:光明日报 俞晓群 我有话说

一年一度的“北京订货会”硝烟散尽。我打开辽宁教育出版社的订货单,心中一喜一惑。喜的是几年来走引进之路,总算有了回报,排行前几位的都是引进版的书,像《欧洲风化史》,美国国家地理《百年摄影经典》,IDG《傻瓜系列》等;惑的是在人文与民族的意义上,目睹如此“战况”,总有些复杂的感觉。

其实改革开放已经20年有余,各行各业的大规模引进与对外合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但是,在文化领域,“拿来主义”决不像拿电视、冰箱等那么单纯。它主要表现为认识范畴的扩张,也就是说,我们仅以精品、市场份额、国际化观念等作为“拿来”的依据,又以成本、顺逆差、本土化经营等作为“不拿”或“少拿”的依据,都是不够的;这里还存在着某些非商业化的认识。于是,想到列宁的了解人类文化、改造人类文化,否则共产主义就成了空中楼阁;还有毛泽东的洋为中用、推陈出新……总之,“文化牵动”就不会仅限于商业,还有思想,运动,甚至革命。

当然,“拿来”的认识与取向还很多。像对“原创”而言,引进版权是一种挑战,它不但是市场的冲击,还有人文的比照。伴随着一个个成功的商业范例在中国市场上的招摇:《廊桥遗梦》、《学习的革命》、《哈利·波特》等等,伴随着WTO的迫近,市场的重新盘整,必然由商业的变化启动文化的变化。不是么?当国际化、现代化大潮与我们日渐成熟的市场经济趋于融合之际,“原创”的阵营已经被激发得空前活跃,它集中表现为自省与批判精神的增强。例如,人们对“计划性思维”惯性的反思,对“为生计而写作”导致浮躁、媚俗、矫情的认识,对沉湎于无理想、无主题、无责任之市井作秀的“创作群体”的批判等等。

总之,身处变革时代,对文化构建而言,“拿来主义”总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。社会转型期的阵痛时时提醒我们,引进版权不但需要商业思考,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,更需要多一点人文关怀的勇气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